6月3日,經過建設者55個月的奮戰(zhàn),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3標隧洞工程完工,成為全線40個主體標段中首個完成輸水隧洞主體結構施工的標段,為工程建成通水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滇中引水工程主干渠全長664公里,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,是中國西南地區(qū)規(guī)模最大、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,也是我國在建最大引水工程。
2隧洞下穿水庫段(周群能 攝)
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3標位于玉溪市江川區(qū)境內,輸水隧洞總長7.88公里,隧洞地質條件復雜,Ⅳ級、Ⅴ級圍巖占比高達89.6%。
據(jù)項目負責人楊煒介紹,項目施工段連續(xù)穿越7個水庫和1處機場,水庫至隧洞軸線最短距離僅有25米,且高于隧洞頂板50米以內,施工難度非常大。水庫通過砂巖與隧洞相連,加之圍巖處在斷層破碎帶,施工過程中時刻面臨涌水風險,不但容易對水庫蓄水和隧洞造成嚴重威脅,而且會影響到當?shù)?萬群眾的生活生產用水。
為此,建設者在施工過程中采用超前地質預報、超前預固結灌漿止水、加強頂部支護等措施,攻克了圍巖自穩(wěn)差、富水等施工技術難題,保證隧洞開挖安全有序進行。
作為標段控制性工程,黃草壩隧洞最大日涌水量達2000立方米。項目團隊成立科技攻關小組,根據(jù)掌子面超前地質鉆探孔攝像成果,啟動超前固結灌漿,以隧洞中軸為中心呈傘形布置注漿孔,經過多次進行參數(shù)調整,改進施工工藝,形成了一套完整預防涌水處理方案,成功破解突發(fā)涌水難題。
自進場以來,該項目部積極開展勞動競賽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202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“全國工人先鋒號”,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線首家獲此殊榮的參建單位。
滇中引水工程主要以城鎮(zhèn)供水和工業(yè)生活供水為主,兼顧農業(yè)和生態(tài)用水輸水,計劃從水量相對充沛的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區(qū),總干渠全長約664公里,每年可引水約34億立方米,受水區(qū)為沿線6州(市)36個縣(市、區(qū)),受益國土面積3.69萬平方公里,惠及人口1100多萬,將緩解滇中地區(qū)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矛盾,改善區(qū)內河道和湖泊生態(tài)及水環(huán)境狀況,有力促進云南經濟社會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【編輯:敏業(yè)】
相關新聞